四川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化政策供給、貫通培養體系、加強內涵建設、深化產教融合,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縱深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深化制度改革,加大政策供給力度。一是構建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建立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督促指導各市(州)完善工作機制,堅持多元主體協同推進,充分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二是優化職業教育發展政策環境。省政府出臺《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設計6大領域、17項改革舉措、100項改革建設任務,將職業教育工作作為省政府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推進職業教育地方立法,積極推動《四川省職業教育條例》頒布實施,為職業教育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三是多渠道加大投入。“十四五”以來,統籌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資金約130億元,爭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額度16.1億元,支持申報設備更新改造中長期貸款210億元;累計下達省級獎補資金12.75億元,支持立項建設35個省級產教融合示范項目。2018—2022年,全省財政職業教育支出增幅較同期財政教育支出增幅平均高1.8個百分點。
優化類型特色,打通人才成長通道。一是完善普職融合發展體系。優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通過分類考試錄取人數占到高職學校總錄取人數的70%以上。擴大高職(專科)學生“專升本”比例,由2019年的6%擴大到2023年的25%,努力滿足更多學生升本意愿。探索職教高考制度,成立由職業學校、招生考試機構、教研機構業務骨干組成的研究小組,從考試大綱制定、考試評價標準、本專科招生計劃等方面,開展全方位、一體化深入研究。二是積極探索“普職融通”教育試點。指導各市(州)科學合理安排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計劃,統籌推進高中階段教育協調發展。探索制定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生相互融通的申請條件和辦理程序等具體舉措,鼓勵符合條件的學校穩妥推進學籍互轉、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三是穩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實施“本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建設遞進培育工程”,2023年全省16所本科學校、19所高職學校與合作企業(單位)在45個專業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試點,落實招生人數2375人。
聚焦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是對接產業需求深化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啟動職業教育資源與重大產業布局戰略匹配計劃,對照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四川制造強省產業布局,同步規劃、配置職業教育資源,引導職業學校動態引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規范,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創新。二是持續推進校企雙元育人。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雙主體育人、雙導師指導、雙元教學、雙元評價的培育機制,促進教育和產業體系在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集聚融合。全省159家單位立項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23家單位獲批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學生超過10萬人,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以上。實施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首批確定49個培養項目,企業提供1500余個學徒崗位,校企協作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技術技能人才。三是扎實推進提質培優。聚焦理念更新和模式變革,深化“三教改革”,積極推進全省職業學校“勇攀高峰”。11個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入選教育部首批建設項目,48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18本教材獲全國教材建設獎。2023年,獲得“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職教賽道全國金獎4項,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一等獎21項,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5項。
深化產教融合,服務區域建設發展。一是改革創新引領產教布局。選取產業基礎較好、職業教育資源相對集聚的成都、綿陽、宜賓、德陽等城市開展產教融合試點,形成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改革試點經驗。二是共建科創載體,共創研發成果。聚焦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教育、經信、財政、科技四部門聯動發力,創新校企“雙激勵”模式,計劃投入20億元分批打造50個省級產教融合示范項目,目前已立項35個,打造集實踐教學、生產服務、技術研發等為一體的產教融合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校企聯合開展生產、咨詢、技術服務1263項,實現成果轉化265項,帶動產值34億元。三是共建實體平臺,提升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統籌作用,行業企業的牽引作用,以平臺化思維創新產教融合形態,打造政府、園區、行業、企業、學校等多方協同的命運共同體。計劃兩批建設15個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為一體的市域產教聯合體,首批已確定7個,其中成都航空航天產教聯合體和德陽重大技術裝備制造產教聯合體入選國家培育名單,打造地方政府主導、行業企業參與、區域職業院校聯合組織的產教融合區域合作平臺。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輕紡、醫藥健康、智慧農業7個重點領域,布局建立45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著力打造行業協會主導、優質企業參與、職業學校主體的產教融合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