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之“星聚南沙,投資未來”南沙專場活動在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舉行。
為赴這場十年之約,南沙拿出滿滿誠意:65款可上天入海下地的“南沙智造”展出、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60個新項目簽約落地、落實《南沙意見》首批應用場景清單重磅發布、56家十周年重點招商企業獲授牌頒獎……自2015年舉辦首場投資年會以來,企業項目紛至沓來,形成了南沙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十年來,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近10%,汽車制造業產值超2000億元,集聚10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業,初步形成國內較全的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鏈和商業航天產業格局。2023年,新簽約、動工項目總投資額超5500億元,累計引進世界500強項目超270個,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核中排名第7,高質量發展勁頭十足。”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揚在致辭中說道。
本次投資年會期間南沙區簽約項目60個,涉及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現場進行了重點產業項目、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項目、先行啟動區項目、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項目等多批次簽約。
據介紹,簽約項目立足《南沙方案》、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芯晨大海”產業集群等南沙戰略定位和特色,呈現出產業集聚強、質量效益好、發展后勁足、帶動效應強、產業覆蓋全面以及多領域融合發展等特點。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蔣丹東表示:“我們看到南沙開啟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南沙“芯晨大海”的產業定位與政策非常適合先進計算產業人才與企業聚集,我們將在南沙打造華南總部基地。我們希望充分發揮南沙在政策、地理、人才、生態等方面的優勢,打造“建、用、生態”三維發展的千億級先進計算產業集群。”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信息”)是簽約的重磅項目之一,在高端計算、存儲、安全、數據中心等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淀和領先的市場份額。項目擬整合芯片、先進計算、終端與智能裝備等板塊在南沙建設華南總部基地。
會場外的展區同樣見證了南沙實力——在“芯”展區,多款領先全球的第三代半導體芯片在現場展示了超強算力和應用能力;在“晨”展區,超充電池、人工玻璃體、衛星模型、火箭模型、元宇宙游戲、智能座艙等令人大飽眼福;在“大”展區,精雕數控的“螞蟻”栩栩如生,觸角最小直徑0.35毫米;在“海”展區,moby豪華客滾船、“海洋牧場”、“海馬”號潛水器、“探索6000”自主水下機器人等實物模型應有盡有;在 “粵港澳合作區”展區,文創玩具、國潮娃娃、環保麥芽貓砂、可降解餐碟等都是港澳青年在南沙自主創立的品牌。
今年1月,國家三部委聯合印發《南沙意見》,支持南沙在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等11個重點領域放寬市場準入率先探索,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中心(大灣區),創新應用場景,促進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市場化應用。
為落實《南沙意見》,南沙區面向企業、科研機構等廣泛征集應用場景,梳理出第一批應用場景清單,力促更多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在南沙率先應用推廣。
活動現場,南沙第一批應用場景清單壓軸公布。首批計劃開放準入的應用場景共15條,主要涵蓋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海洋科技、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智慧交通等五大領域。
今年1月,國家三部委聯合印發《南沙意見》,支持南沙在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等11個重點領域放寬市場準入率先探索,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中心(大灣區),創新應用場景,促進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市場化應用。為落實《南沙意見》,南沙區面向企業、科研機構等廣泛征集應用場景,梳理出第一批應用場景清單,力促更多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在南沙率先應用推廣。
活動現場,南沙第一批應用場景清單壓軸公布。首批計劃開放準入的應用場景共15條,主要涵蓋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海洋科技、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智慧交通等五大領域。
第一批應用場景清單提出放開l4級別智能汽車生產線建設,這將推動l4級別智能汽車快速打入消費市場,倒逼智能駕駛技術優化迭代,促進南沙智能網聯汽車做大做強。
在生物醫藥領域,清單提出建設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臨床級生產及檢測平臺,這將加速細胞基因治療藥物的開發進度,合規性的軟硬件設置保障創新藥獲批上市,助力南沙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在細胞與基因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
“清單在生物醫藥應用準入方面,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方面將率先實現突破,為全國干細胞行業的規范發展提供模板和標準。此舉可有效彌補粵港澳大灣區細胞基因藥物產業鏈的關鍵一環也就是gmp制備,更全面推進與實現專業化分工。企業可以有效縮短藥物研發周期,極大降低藥物研發成本。”江蘇宜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崔建華如此評價。
崔建華還提及:“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細胞基因(cgt)藥物行業最為集中、高度發展和最具影響力的區域之一。根據此次公布的應用場景清單,宜明生物將在南沙建設gmp制備基地。此舉有助于宜明生物正式投身于大灣區乃至整個華南區域的生物醫藥產業,并為此貢獻力量。”
十周年之約”座談會上,香港全港各區工商聯首席會長盧錦欽、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肖國偉、廣東醫谷執行總裁謝嘉生、廣州茶里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行政官鄭欣、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會長、廣州九加二創意園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彩紅分享了自己與南沙的故事。
2006年,香港科技大學的博士畢業生肖國偉在南沙資訊科技園開展了led芯片倒裝焊技術的產業化研究。不久后,他在南沙創辦了晶科電子公司,并在穗港兩地技術、資本和人才的助力下,逐漸將晶科電子發展成為國內led芯片產業的龍頭企業。
2014年,中大創投敏銳捕捉到南沙發展生物醫藥的巨大潛力,選擇將廣東醫谷總部落地在南沙。如今,廣東醫谷已成為南沙第一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了海思卡爾、衛視博、因明生物、天科雅、康潤生物等生物醫藥企業,多家領軍企業已在境內外上市,廣東醫谷二期也將加快建成。
活動為56家南沙十周年重點招商企業頒發了“‘星’火燎原獎”“‘晨’曦啟航獎”“‘大’匠鑄夢獎”“‘海’闊天空獎”等獎項,涵蓋了先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半導體和新材料等“芯晨大海”產業集群。
吳揚表示,南沙將著力打造極具競爭力的政策環境,用足用好15%企業所得稅優惠、港澳居民個人所得稅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延長虧損結轉年限等重大財稅政策,《南沙意見》、《南沙條例》等重大支持政策。南沙將積極發揮“四鏈融合”政策體系作用,全方位、全周期支持企業發展和人才成長。
2024年,南沙將謀劃建設宜商的發展空間,集中力量建設23平方公里的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個先行啟動區,加速形成“一港(國際航運服務港)、三島(金融島、科學島、文化島)、三谷(生物谷、數字谷、健康谷)、多園(國際汽車產業園、智造產業園、海洋科技產業園等)”的產業載體布局;南沙將力爭兩年內提供超200萬平方米產業載體,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承載空間。
南沙還將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增強投資吸引力。積極發揮全國首批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和“雙q”試點政策作用,用好在南沙落戶、總規模4000億元的廣州產業投資、創新投資、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3家母基金,不斷完善“創、投、貸、融”生態圈,為實體經濟發展送上“春風雨露”。
相關附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