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裝備制造公司有這樣一個班組,他們團結一致、攻堅克難,他們不怕困難、敢為人先,他們披星戴月、時常加班,他們不辭辛勞、說干就干,他們急公司所急、高效創優,他們一輩子守著西北軸承,把最陽光美好的青春年歲揮灑在了裝備制造的加工現場,他們就是裝備制造公司的鏜床班。
這個班組比較牛,各個都是能工巧匠,手工磨刀、數控操作樣樣拿手,大部分產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在這里合格下線。班組6臺床子涉及小鏜、大鏜、兜孔鏜、數控鉆,幾乎全是大型半自動、數控床子,活多的時候,6臺床子全開,機器轟鳴,大家伙來回跑著干,熱火朝天。巨能立柱產品銑面、軸配產品保持架、推力軸承等分鉆孔、大型滾子鉆孔都在這里完成。
這個班組比較特殊,雖然只有5個人,可是在寒冬的夜晚數這里最熱鬧,全車間唯一的二班在這里。他們幾乎每天上班十個小時,周末幾乎無休,過年過節也是早早就到車間來加班,搶在時間節點前完成加工任務。
姬瑞林師傅是這個班的班長,他操心負責,數控能力強,整個班組的每臺床子都會操作。“小個頭大能耐”,整個班組在他的協調組織下,安全生產從不馬虎,生產任務開展的井井有條,全部按時按點、保質保量完成。姬師傅性格活潑開朗,臉上永遠掛著笑容,再加上他的一張娃娃臉,雖然五十出頭了,可大家依然親切地稱呼他為“小姬”。
林大寶師傅家中老人年事已高,需要照顧陪伴,他每次借機去老人家“蹭飯”,急匆匆地看上一眼、安頓一番,急匆匆離開,把背影留給門口守望的老人,老人理解他忙,這么多年依然默默地支持著他。
吳存華師傅是雙職工,妻子王利也是公司的質檢員,夫妻倆都在為公司的發展貢獻力量。曾幾何時,忙碌的他們把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讓年邁的父母照看。曾幾何時,善良的他們把命運交于西北軸承,與公司共同經歷著興衰榮辱,沉沉浮浮?,F在的他們依然對西北軸承不離不棄,充滿信心,早上一起床就高高興興上班來,晚上一起平平安安回家去。
劉永杰師傅是個多面手,不僅平時在鏜床上干活,有時車間的4米立車、1.6米立車上的產品急需加工時,安排給他,他從不抱怨,二話不說,立馬就干。劉師傅忙的壓根顧不上家里妻兒老小,對家人的愧疚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但在工作中卻從未表露。最近劉師傅上二班,晚上十點的車間寂靜無比,走近鏜床班現場只看那燈火通明、機器轟鳴,看到他那寒冬中形單影只的身影我們有些心疼,看到那忙碌的景象我們不由地說一聲:您辛苦了!
曾幾何時,青澀陽光的他們,如今也攜手步入知天命的年歲,讓技藝傳承在鏜床班的機器旋轉中涌動,把青春揮灑在西北軸承的熱土上。
鏜床班還有一個“新鮮血液”李博文,是名學徒。年輕小伙子不怕臟不怕累,扎實肯學、指哪打哪、說干就干,師傅們也不吝賜教,將豐厚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能傾囊相授,將工匠精神繼續傳承。
這就是裝備制造公司的鏜床班,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的工匠們,用他們的雙手續寫著裝備制造的明天,用他們的勤勞耕耘著西北軸承這廣袤的天地,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傳承著偉大的工匠精神。
來源:西北軸承有限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