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6日,2023中國機器人產業人才建設大會在蕪湖順利召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機器人產業迎來升級換代、跨越發展的窗口期。機器人作為新興技術的重要載體和現代產業的關鍵裝備,引領產業數字化發展、智能化升級,不斷孕育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在此背景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器人分會在召開2023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之際,同期召開2023中國機器人產業人才建設大會。旨在和產業界、教育界齊聚蕪湖、共襄盛舉,聯合推進中國機器人+教育協同發展,為機器人行業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本次大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安徽省教育廳、蕪湖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器人分會、中國機器人+教育協同推進方陣、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機器人專委會、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職教發展中心、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辦。中國職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機器人+教育協同推進方陣副理事長羅志、中國機器人+教育協同推進方陣秘書長楊亞主持大會議程。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原副司長劉占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兼機器人分會執行理事長宋曉剛,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俞啟定,知名大學專家姜大源,廣東省科學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中科大機器人實驗室主陳小平,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校長聯席會議秘書長任君慶,中國機器人+教育協同推進方陣執行理事長陶書中作為嘉賓參加了此次大會。
本次大會圍繞中國機器人+教育協同方陣建設、中國機器人產業人才白皮書及標準建設、產業人才協同機制建設等重點任務,聚焦產業人才建設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集聚智慧、匯聚力量,研討機器人專業學科建設、產教融合、職業人才培養、就業與人才交流等,制定行業產教發展規劃,形成共識。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兼機器人分會執行理事長宋曉剛在大會上致辭,他表示,圍繞著機器人“十四五”規劃和機器人+應用實施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是機器人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建立人才保障體系,一是要支持高校培養機器人領域的復合型研發人才;二是支持鼓勵校企結合,共建一批現代化產業學院。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袁家和致辭,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從堅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高度,強調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一、產教融合是人才建設的必由之路
姜大源教授作題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跨界、整合、重構》的主旨報告。他表示,跨界、整合、重構是未來教育、機器人產業必須遵循的規律,職業教育的學習地點不只有學校,還有企業,學校教育和企業教育是雙向的,因此職業院校的課程應既符合職業又符合教育。此外他表示,知識必須有創新、有結構性的改變。
知名大學專家姜大源廣東省科學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中科大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作主旨報告。他表示,人才建設體系應包括教學體系中的訓練、競賽體系中的磨煉、科研體系中的錘煉、場景驅動的研發體系和市場體系五個方面。
廣東省科學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中科大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校長聯席會議秘書長任君慶作主旨報告,他表示要加強學生科學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學生數字技能培養,提升學生適應數字化社會的能力;創新評價制度,將科教融匯績效納入教學評價體系來加強科教融合。
二、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大會期間還舉行了中國機器人+教育協同推進方陣副理事長單位授牌儀式、人才建設專委會副主任授牌儀式、工作組組長單位授牌儀式、工作組副組長單位授牌儀式,方陣專家委員會主任宋曉剛、方陣執行理事長陶書中為副理事長單位等授牌。
授牌儀式后,副理事長單位代表、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林世全發言,他表示,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職業學校培養技術創新人才、產業制造人才、產品使用和維護人才。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林世全專委會副主任代表、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龔方紅發言,他介紹了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近年在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方面做的工作。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打造智能制造專業集群,希望推進專業的集群化建設,通過服務產業集群的主線,把所有的專業群穿到一條主線上,讓這條主線成為學校的特色。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龔方紅工作組單位代表、蘇州市職業大學副校長王峰發言,他表示“機器人+教育協同推進方陣”的成立是機器人技術與教育領域相結合的一次重大創新,也是推動教育現代化、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里程碑,是落實國家《“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促進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蘇州市職業大學副校長王峰全國機器人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牽頭院校代表、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徐春林發言,他表示,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主要的內容是圍繞著一體兩翼五重點,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其中的重要一翼。
三、《中國機器人產業人才發展白皮書》解讀
本次大會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院長米靖作《中國機器人產業人才發展白皮書》解讀。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院長米靖1、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趨勢總體向好中國在機器人產業整體保持穩步增長。《“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為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指明了方向。我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工業機器人技術集成度高,有應用環境、操作維護較為專業的高端裝備,需要多層次的人才支撐。
2、機器人產業人才供需關系緊張
機器人產業人才需求方多層次、多元化,而且非常急迫,供給和需求略有不足,配合度、適應度、支持度稍顯弱化。從供給端來看,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個層級的各類型教育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因此機器人教育無論在專業設置、層次設置、方式設置方面都體現了多元化、系統化的樣態。從需求的方面來看,人才不足將在崗位類型、專業化程度、人才層次等方面均有所體現。3、產業人才供給能力與企業所需之間不平衡產業人才供需不平衡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區域內產業人才的學歷教育供給能力與企業所需之間的不平衡。本科學歷教育與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不協調已被國家層面所關注,但當前的培養規模仍不足。人才需求在逐步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趨勢下,人才質量匹配尚顯不足。四、“機器人+教育”協同推進方陣工作解讀
本次大會上,“機器人+教育”方陣常務理事長陶書中、“機器人+教育”方陣副秘長王培卜對方陣工作進行了解讀。
組織機構方陣下設總體組及各項專項工作組,總體組負責協調,制定方陣發展戰略,明確發展目及重點任務,并組織成立和推進各工作組各項工作任務。聚焦機器人+教育平臺服務兩端,一端服務機器人產業和機器人企業,一端服務學校和培訓機構。任務“機器人+教育”方陣主要任務目前是八個,即平臺建設、資源建設、智力支持、成果展示、產教合作、國際合作、基地建設和展覽展示。共享
促進成員間的資源共享、推動成員之間互利共贏合作是方陣的工作之一。
發布每年發布《中國機器人產業人才白皮書》,包括制定師資標準、人才標準、課程標準、實訓基地標準、校企合作標準。五、圓桌對話大會期間舉行了以“標準引領雙鏈融合”“共建平臺、協同發展”為議題的圓桌對話。圓桌對話由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院長、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米靖,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中科玖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劉翠分別主持。
“標準引領雙鏈融合”圓桌對話
“共建平臺、協同發展”圓桌對話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處在升級換代跨越發展的窗口期,如何能夠集聚各方力量,搭建平臺,協同發展,是方陣的重要工作任務。圓桌對話上,各嘉賓發表了關于標準引領教育鏈、產業融通,產教融合等方面的觀點,為方陣工作指出了新思路,提出了發展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